高端醫療器械,迎來破局之機。
近日,據央廣網消息,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國藥集團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清明提交了《關于大力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制造業發展的建議》等建議。
于清明認為,2014年以來,隨著鼓勵醫療器械創新政策的深入實施,我國醫療器械創新開始換檔提速。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礎弱,企業創新要素儲備不足,且側重整機研發,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企業少,導致國產替代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基于此,于清明建議,要大力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及其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產業。通過跨領域聯合創新,加強國產器械質量品牌建設,鼓勵臨床推廣應用等,進一步推動醫療器械行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之重器,高端醫療器械發展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據上游新聞報道,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黃偉準備了一份關于“推進醫學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的提案。
黃偉認為,國產醫療產業的發展遠跟不上市場的快速增長,尤其在高端醫療器械,其份額仍被跨國公司占據,進口產品在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壟斷率高達到70%到80%,而醫療創新轉化效率的低下,則是導致目前被外資企業“卡脖子”的主要原因。
對此,黃偉建議,可成立創新轉化公司,優化校企資源整合。鼓勵具備創新轉化條件的高?;蛘哚t院集成資源成立研發轉化團隊,集中知識產權與創新轉化力量成立公司,以公司方式運營,為產學研提供架構保障,拓展合作邊界,促進資源整合。
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已經邁入黃金期。據iiMedia Research以及《醫療器械藍皮書》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并且正以每年10% 左右的速度攀升。預計到2025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8414億元。
然而,我國自主創新的醫療器械多數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市場,依然存在自主研發能力相對薄弱,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依賴國外進口等“卡脖子”難題。
為突破瓶頸,國產頭部企業正不斷加快設備升級和產業融合,在部分高端賽道已經有了實質性變革。
近年來,以邁瑞、聯影等為首的國產頭部企業,在中高端產品市場已獲得一些成果。
邁瑞醫療提到,從產線維度來看,醫學影像和體外診斷均因常規采購恢復和高端客戶突破而實現了高速增長。由于國際地區的超聲采購已完全恢復,并且得益于全新高端 R 系列和中高端 I 系列超聲在海內外高端客戶的持續突破,醫學影像產線實現了 35%以上的恢復性高增長,其中超聲增長超過 40%。
高端醫學影像方面,“GPS"仍然是市場掌控者。國產品牌仍然尚主要拘泥于中低端市場。
但近年來,國產設備廠家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2022年8月22日,聯影醫療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為當年科創板最大規模IPO,估值千億元。
據礪石財經報道,在此前由外資品牌所壟斷的3.0T MR設備高端市場,聯影醫療已經獲得了17.1%的份額,GPS三巨頭合共占82.3%的市場份額;而技術壁壘極高的PET/MR領域,上海聯影成功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ET/MR系統,成為繼GE醫療、西門子之后,全球第三個能夠生產此類設備的企業。
同屬CT賽道,東軟醫療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同樣有所布局。
去年10月,東軟位于上海閔行虹橋生物醫藥總部園的東軟上??萍贾行捻椖空介_工。該項目將建設東軟醫療高端醫學影像(上海)研發中心,對MRI、CT、RT等高端醫療設備的整機及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過核心部件的技術攻堅,打破國外巨頭技術壟斷,推動國產醫療器械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的發展。
03 政策定調,國產高端器械發展迎黃金期
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策,在助推國產企業進擊高端市場方面都是不遺余力。
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和單位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醫療裝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主流醫療裝備基本實現有效供給,高端醫療裝備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初步形成對公共衛生和醫療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撐能力。
同年,國家財政部、工信部聯合發布《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審核指導標準》,要求通過提高政府采購國產化比例,推進醫療器械國產化的進程。
此前,國家財政部還印發了《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明確提出,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產品,確需采購進口產品的,實行審核管理。
國家層面定調之后,多省相繼發布文件,進一步收緊政府采購進口產品,以推動國產醫療器械發展。
2022年4月,安徽省財政廳、安徽省衛健委、安徽省醫保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省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自6月1日起,未經批準的不得采購進口產品。
2022年6月,湖北省財政廳發布了《湖北省省級政府采購工作規程》,明確采購進口產品的項目必須開展需求調查。
不難看出,在政策扶持和技術突圍下,國產高端之路雖然還很遠,但至少已經邁出了腳步。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